

〖與Camac豎琴的60秒〗——La Minute CAMAC(一)
在Camac官方頻道推出的新系列裡——〖與Camac豎琴的60秒〗(本系列固定在週一更新),伴隨著清新的音樂、明亮的畫面,和厲害師傅們的巧手,我們將愉快的度過觀看影片的那一分鐘! 在第一部影片 "A harp is born" 中,可以看到許多的原料木材,在鉛筆描畫基本圖形後,沿著描線切割成琴柱的形狀,緊接著使用砂紙將木頭表面磨得光滑平整,最後拼接組裝在琴頸上,豎琴的樣貌才總算成型啦! 第一集 "A harp is born" https://youtu.be/q1qJqXtZ9tY


〖與Camac豎琴的60秒〗——La Minute CAMAC(九)
裝飾 Decoration 一般來說,你印象中的豎琴是什麼模樣呢? 雅緻的古典風格?巴洛克藝術的富麗堂皇?清新簡約的有型線條? 最能夠凸顯出豎琴造型特點的地方,定是最前方的琴柱了! 設計師與製琴師傅常常在琴柱上下許多功夫,而琴柱上的雕刻,都是師傅們精心打造、親手一筆一畫刻出來的呢! 之前我們大致閱覽過了各式各樣的豎琴,而今天,我們就來看看師傅們是如何妝點我們美麗的豎琴吧! 影片一開始,我們看到師傅手中拿著刻刀,沿鉛筆畫的草稿線條,在琴柱上刻出長條形的溝槽與不同層次的凹面。 漸漸的,琴柱形成立體的雕刻。師傅進一步使用鑿刀,將有稜角的邊緣修得更圓滑些。最後拿出砂紙,將表面磨得更平整。 琴柱雕刻完工!在鏡頭帶領我們看到琴柱細節處的時候,琴柱上的浮雕好似是莖葉藤蔓🍃🌿,又好似貝殼與波浪🐚🌊。精細的程度,彷彿我們看到的不是木頭材質的琴柱,而是大理石材質的藝術雕刻品呢! 再來,我們見到師傅將閃亮亮的金屬片,分別妝點、固定於琴柱各處✨✨。 有的環在上端,像是頸間的項鍊般精緻貴氣;有的纏繞在琴柱上,像是黃金藤蔓一樣栩栩如生! *影片連結:https://


〖與Camac豎琴的60秒〗——La Minute CAMAC(八)
調整與調音 Adjust and Harmonise 繼之前的介紹,我們已經知曉:踏板豎琴的琴頸是非常複雜的機械構造😤 而對師傅來說,接下來的工作才更是繁複呢! 影片開始,師傅首先是組合琴頸、琴柱、琴身,豎琴合體成型後,開始拉動踏板,去一一測試每個琴頸上的轉盤(disc)會不會成功轉動。 接著,畫面中是一排排的塑膠圓筒,裡面分類放置了好幾束的琴弦。 (一般會好好裝在夾鏈袋內的琴弦,竟然大剌剌的一把插在塑膠圓筒上,原來是方便師傅們在工廠內隨手拿琴弦來裝上) 師傅開始為豎琴裝上琴弦,由低音向高音,將琴弦綁好繩結、穿過音箱板、用調音棒轉緊琴弦。 全部裝好琴弦後,還得大調音一番呢! 此時的調音不簡單,在調高音弦的音準時,為了防止低音的金屬弦跟著共震,使調音器聽音不順利,師傅還拿出布條固定低音,止住音響震動呢! 在調音的步驟時,師傅也頻頻拿出螺絲起子,細細轉動、調整每個轉盤(disc)的角度,確保音準的準確。 再來就是陸續一直無止盡的調音了,畢竟,音準沒有最準,只有更準!🤣 *影片連結:https://youtu.be/xpPs_r3FIM8


〖與Camac豎琴的60秒〗——La Minute CAMAC(七)
完美的精確度 Perfect precision 我們知道踏板豎琴是內部結構複雜的樂器。相對於之前的木工,往後的金屬工程可說是相當的精密複雜。 − Disc是一種零件,類似於小的圓盤、轉盤,用於踏板豎琴上,安裝在琴頸的金屬板外側。在金屬板內,Disc負責連接琴頸內部的機械;在金屬板外,Disc安插在弦與弦之間。 每條琴弦上方都有兩個轉盤,用於縮短弦長、改變音高到「還原」與「升」,所以需要相當精密的調控安裝的角度與位置。 觀賞這一集影片,我們看到一格格的綠色塑膠盒內,擺放了成堆的、閃閃發光的全新Disc(盒子外的標籤清楚註明Disc應在的位置)。 隨後,師傅將金屬連桿,調整到正確的位置上。畫面中的複雜裝置,是夾在踏板豎琴琴頸兩側金屬板內部的精密連桿。在豎琴製作完成之後,演奏者將可以在踩踏板的當下,透過琴柱內的長竿(Pedal Rod),牽動到琴頸的金屬連桿,再由連桿進一步動到金屬板外側的轉盤(Disc),Disc又進一步去扣動琴弦,如此一來琴弦就可以輕鬆地改變音高了。(是不是一個嚴謹又複雜的系統呢?) 正是因為內部的金屬連桿是非常精細的裝置,所以師


〖與Camac豎琴的60秒〗——La Minute CAMAC(六)
聲音的「金工」 The goldsmiths of the sound🧰 前幾集到目前,我們大部分都是看到木工的技術,而現在,我們將進入CAMAC的另外一個世界:金屬配件製造區。 影片開頭,切割儀器輕而易舉的削磨著一大塊金屬,製造出閃閃發光的零件。這零件是為了在琴頸內部的「機械構造」中,擔任「關節」的角色,串連起踏板與琴頸的連結。 接下來,憑藉著靈活的巧手、精明的頭腦還有豐富的經驗,師傅們一一去校對零件,將零件組裝、拼接上機械手臂。使用透明壓克力板,先固定住內部的機械連桿,再用鉤子一個個拉正位置,確保內部構造沒有問題。🔧 *影片連結: https://youtu.be/YNW8SLZXzxc


〖與Camac豎琴的60秒〗——La Minute CAMAC(五)
聲音的來源 The source of the sound 影片開場,我們進入一個全擺放了原木色「琴身外殼」的房間,圓錐狀的琴身究竟是如何變成完整的「音箱」呢? 首先,師傅先於琴身外殼的內部,在左右兩邊各自搭配夾子固定住木條,使它牢牢黏在琴身內側。確定已經固定住木條後,將夾子拿掉,師傅用鑿刀鑿平不平整、有凹面的地方。⛏ 再來,拼上前一集的主題:音箱板。整個琴身成形後,於音箱板邊緣塗膠,貼上外緣的木條。最後,使用砂紙磨平外側的粗糙面。一個樂器的音箱製造完成,新的琴身就此誕生! *影片連結: https://youtu.be/XDjnahKsQgo


〖與Camac豎琴的60秒〗——La Minute CAMAC(四)
聲音的靈魂 The soul of the sound🥀 對於絃樂器來說,演奏時產生共鳴的地方不只是在弦上,樂器的共鳴箱(音箱板)對於音色共鳴也同樣重要。尤其是豎琴的音箱板上,更常常有圖案、花紋點綴,賞心悅目。 師傅在木條背面刷上白膠,將木條貼上音箱板內側,隨後使用機器搭配木塊,將剛剛黏貼的木條牢牢固定在音箱板上。確定已固定住後,師傅一手端著五顏六色的調色盤,一手拿著極細的畫筆,在音箱板上作畫,畫出一條條優美的線條,勾勒出花朵、葉片典雅的模樣。🎨🖌 *影片連結: https://youtu.be/vpOu3ZmU8Z4


〖與Camac豎琴的60秒〗——La Minute CAMAC(三)
”Curves and Arches“ 這次的主題講到了踏板豎琴的琴頸製作。 豎琴最基本的三角形構造:琴柱、琴頸跟音箱。 而琴頸身為整台豎琴最頂部的構造,雖然沒有琴柱那樣暗藏機關,也沒有音箱在音色上佔據的絕對重要性。 但琴頸既要固定住所有的琴弦,在視覺效果上也要達到剛剛好的優美弧度,重要性不亞於琴柱和音箱! 今天,我們來用一分鐘知道,CAMAC豎琴琴頸是如何構成的吧!🎶🎵 首先,師傅拿出琴頸樣本,用鉛筆描線在木材上。再來將木材小心翼翼地對著機器裁切,細修成更確切的形狀之後,將裁切好的琴頸一齊擺放在在工作桌上,下一步驟使用精準的儀器進行穿孔作業,數個洞口整齊地在琴頸上成功鑽好。 最後,師傅使用砂紙將琴頸的表面磨平整、圓滑,一個完整的琴頸才總算誕生! (用心製作的師傅們真的都太厲害了) 至於背景音樂 "Harp Island Suite” 則是CAMAC總裁 Jakez François 自己創作的樂曲,非常清新好聽! 影片連結: https://youtu.be/T0HXOn9ZakI


〖與Camac豎琴的60秒〗——La Minute CAMAC(二)
第二部影片 "the foundations of the sound",特別著重在踏板豎琴的底座製作,打磨底座的木材讓師傅們使用了不同的工具,只為了在外緣、與琴身拼接處、踏板的凹槽……等等如此多的細節打磨更明確的形狀。影片最後,底座再接上四隻腳、琴身和琴柱,搖身一變就是豎琴的模樣了!是不是很神奇呢? 我們可非常清楚地看到,豎琴的製作不僅是精準的測量、木工的純熟技藝,更能感受到師傅們的專業經驗和愛豎琴的熱情。 第二集 "the foundations of the sound" https://youtu.be/SKj-VTWUggk